赵炳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下畦小学)
[摘要]好的语文课堂应该在“慢阅读”的助力下彰显语文知识的生命力和积极作用,其彰显的重要因素就是语文学习力。慢下来,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得到深度实践,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浸润。“慢阅读”可以促进语文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自然生长、促进阅读素养的自我成长、促进阅读动力的汩汩而出。从慢诵读、慢共情、慢引领、慢延伸四个方面展开对“慢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力的深度体验的阐述,以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新路。
[关键词]“慢阅读”;语文学习力;实践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活泼且摇曳生姿的,而这恰恰离不开“慢阅读”的助力,离不开“慢阅读”的浸润。所谓的“慢阅读”并非阅读速度的延缓,而是指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这样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应该在实践中体验文本的情感,在体验中演绎文本的内涵,开阔学生思维视野,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只有让知识成为学习者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子之后,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激活其思维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主要因子便是学习力,而这种学习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学生在
教师的引导下,将静态的理论性学科知识转化成一种动态的外在呈现形式。这样,语文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学生的精神生命和学习能力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精彩绽放。
“在阅读中能‘产生’新问题,并能把新信息和已知的旧信息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这个思辨的阅读过程指向的就是深度阅读”。深度阅读,其实就是“慢阅读”,因为只有“慢下来”,才能促使学生语文学习力得到深度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慢阅读”主要表现为:慢诵读,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语文学习;慢共情,促进学生真实体验文本情感;慢引领,促进学生深刻演绎文本内涵;慢延伸,促进学生深度开阔思维视野。语文教师,只有做精做实做细这“四慢”,必将最大限度地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与厚重,必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提高。
一、慢诵读:深度参与语文学习“慢诵读”,其实并非速度方面的“慢”,而是诵读方式的一种创新。它可以通过学生视觉感官方面的欣赏和听觉感官方面的听赏,助力语文课堂的摇曳生姿,助力学生语文学习力的逐步提高。
(一)音乐伴读:助力学生感悟文本情感“音乐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在阅读课堂上恰当运用,会对阅读课堂助益良多”。的确,有时候音乐和文学之间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文字中的美好情感可以通过美妙的音律来表现,让人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同时,音乐中所蕴含的某些思想情感又可以通过优美的文字来表述。因此,美妙的音乐伴随着优美的文字,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阅读,从而进入文本深处,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感受到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中,因为诗歌中所描述的长征途中的经典历史事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所以他们不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此时,教师不妨借助音乐的魅力来辅助学生理解,当歌曲《长征》雄壮的旋律响起,当视频中“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在眼前再现,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跟着音乐大声学唱,并在富有感染力的旋律中感悟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还如,在“父爱如舟”一课的教学中,不妨引领学生聆听《父亲》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当熟悉的音乐旋律响起时,师生伴着旋律一起朗读课文,浓浓的亲情伴着深情的音乐互相倾诉,师生不自觉地随着音乐进入文本,感受文本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二)插图参与:助力学生理解文本意境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貌似只是课文的点缀部分,好像和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教材插图,不仅仅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浓缩展示”,而且助力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意境。它引领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结合画面内容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拓展教材宽度、升华教材高度和广度。教材插图中形象的画面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受,并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浸润学生心灵世界,陶冶学生精神生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文本的朗读和关键词的理解,不足以理解新中国成立这一盛况的壮观场面,不足以引领学生深切感受这一盛典的激动人心。此时,教师不妨引领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通过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读“开国宣言”的情景,参会人员激动而庄重的表情,感受人们溢于言表的激动。同时,还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当时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的场面,想象开国大典的喜庆和隆重。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进而对伟大祖国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慢共情:真实体验文本情感“慢共情”指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逐句理解、重点词语的反复推敲以及对主题思想的机械总结,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真实体验中感悟文本思想情感。
(一)在“生活共情”中获得真实感悟《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生活共情”。也就是说无论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还是教材内容的理解,都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有过真实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这种“共情”不是“快餐式”的,而是“细嚼慢咽式”的;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细细回味。唯有如此,文本中的细腻动情之处,生活中的感动难忘之处,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或许还会成为影响学生价值观走向的重要拐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教学,教材中作者萧红所描述的童年生活是当下小孩子最真实的向往。文章中“祖父园子”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足以将孩子们的思绪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并产生“共情”。虽然部分孩子不一定体验过“祖父园子”里的快乐,但或许感受过大自然中的自由,他们都会为文中“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的自由而感动,也期望成为文中那个“拿着小锄头随意乱勾”、备受祖父宠爱的、自由快乐的“萧红”。总之,无论是实际生活中的“共情”,还是理想生活中的“共情”,都会成为孩子们脑海中印象最丰满的场景。多年后,或许其他课文的内容会越来越模糊,唯有这个“园子”会伴他们一生。
(二)在“知人共情”中获得深度感悟当学生在“生活共情”中获得真实感悟之后,就会极力将这种体验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用以指导自己的思维走向。除了“生活共情”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知人共情”中获得对文本的深度感悟。所谓“知人共情”,即在阅读理解文本之前,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借此了解文本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心路历程,并被其优秀品质所感动。如此,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情感移入文中的人、事、物,实现情感方面的“共情”,获得深度理解和感悟。
“军神”和“清贫”两篇课文的学习,尽管刘伯承将军的意志如钢和方志敏烈士的矜持不苟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毕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点距离,使得学生无法“移情入境”,无法感受人物优秀品质的情感基础。此时,教师不妨在课前搜集有关刘伯承将军和方志敏烈士生平简介的文字性资料,或者出示刘伯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一些经典视频片段,辅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因为有了“知人共情”做基础,所以学生在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时就能和主人公“同频共振”,就能顺利“移情入境”,进而深度体验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阅读达到一种饱满、理想而有深度的境界。
三、慢引领:深刻演绎文本内涵慢引领,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另一种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借助绘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依托表演传递创造力。这样就可以助力学生深刻演绎文本内涵、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并传递创造力。
(一)“绘画”引领,激发创造力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既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将实际生活和个人情感“移情入境”,也需要空间思维的拓展和色彩的搭配来引领。如此,绘画进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深处,助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助力学生进入事件“现场”、进入人物“内心”世界,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这种引领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除了引领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感悟季节的美好之外,还可以指导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画笔描绘生活。当学生理解了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如果能拿起画笔,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再现”文本美景,则又是一种创意性的表达方式。在学生笔下,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以及冬天的早晨,都会以一种独特的感受或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文本和绘画的合作,让四季的美不仅流淌在文字中,而且在学生的画笔下“慢慢呈现”。同时,也让创造力、学习力在学生身上逐渐体现,让热爱生活的快乐因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二)“表演”引领,传递创造力如果说绘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那么“表演”引领,则将这种创造力进行有效传递,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渗透。在阅读理解之后,教师要尝试将文本改编为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在各自的角色里体验不同人物的生活。当学生以“文中人”的心境体验他们的生活、以“当事人”的心境观察这个世界,就会将静态的文字描绘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再现在我们面前,真正实现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为了真实再现文本场景,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师不妨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深刻体会廉颇、蔺相如以及秦王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感悟时代背景对人物的影响。在表演过程中,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秦王”,还是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抑或是知错就改的“廉颇”,都在学生精彩的演绎中“再现”于观众面前。其间,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的对话留白,入情入境的心理描写都让表演者和欣赏者沉醉其中。不仅仅是学生的理解力、实践力得以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学生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只有置身于实践中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理解,也只有通过表演才能将创造力互相传递。
四、慢延伸:深度开阔思维视野“慢延伸”,也就是通过文本的续写和改写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并将这种阅读形式内化为一种个人品质和阅读能力。在这种形式中,学生的思维视野得以开阔,语文学习力得以提高。
(一)文本续写,自觉拓展主题思想经过大量实践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积极的情绪和正向情感是他们认识世界和参与获得的内驱力。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双边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续写,也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地拓展文本主题。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稳定学生正向阅读情绪,在强化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助力语文学习力的培养。
“跳水”一课的学习,教师不妨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思想的同时进行课文的续写。根据课文结尾“水手们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了上来”设置问题:孩子是救上来了,你们可以想一想,此时船长的表情变化、语言表达和心理活动会怎样?甲板上其他人的反应又如何?还有那个“导火线”——猴子,它此时又在哪里呢?一问激起千层浪,这样,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续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丰富了其想象力。同时,这样做还拓展了文本主题,鼓励学生主动从文本中“走出来”,在开阔思维视野的同时自觉进行思维延伸。如此,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二)文本改写,丰富想象拓展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文本的改写,大多用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教学方面。对于文言文改写,可以将形式短小精炼、语言晦涩难懂的文本改写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的现代文,有利于学生理解其主题思想。对于古诗词改写,则将诗词言语的精炼和画面意境的丰满完美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将几十个字的古诗文改写成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的散文或者记叙文,则更能实现思维的拓展、延伸,实现语文学习力的提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古诗内容之后,不妨指导并布置学生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教材插图个性化、具体化和细致化。如可以加上自己对古诗写作环境的描写、对诗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甚至完全可以换位思考,想象诗人杜甫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今后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不仅仅是理解了杜甫“喜欲狂”的前因后果,更重要的是促使语文学习力的逐渐提升。
小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需要“慢阅读”理念的不断渗透,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领。如果离开“慢”的浸润,语文课堂将进入“急功近利”的误区,阅读也就变成了“速度”“快餐式”阅读。这样,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将逐渐失去灵性,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高也将成为一句空谈。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放慢”思维,善于通过“慢诵读、慢共情、慢引领、慢延伸”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解读文本,才会在悠然自得中收获阅读教学的花香。这样,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力,还有学生对语文学科更为深刻的理解,将助力学生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愈走愈远。
参考文献:[1]周一贯.深度阅读“产生”机制的基本模式[J].福建教育,2021(5).
[2]韩卫娟.屈楚函.音乐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8(10).
[3]蒋其琪.学科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高考,2020(3).